
6月14日,兰州海关(原甘肃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察部主任张瑞芳14日表示,甘肃省出口企业需要加强学习,积极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迫切需要掌握自己的进出口货物在自由贸易区国家的关税优惠,提高贸易双方申请或提供优惠原产地证书的主动性,利用关税降低成本,提高进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同日,兰州中新南通道培训宣传会议召开,市重点外贸企业、贸易流通企业、物流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旨在促进中国(国)新(加坡)互联项目南通道建设,帮助企业及时掌握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南通道,加强与渠道沿线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强往返供应组织,促进中新南通道货运列车的正常运行。
2017年,甘肃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发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1339份,签证金额约1.23万美元,同比增长28.01%和89.04%,为全省出口企业减免自由贸易区进口国关税约613.15万美元。2017年1月至10月,甘肃省贸促会签发了35份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张瑞芳表示,企业对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主导作用和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书带来的好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积极使用和充分利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去年9月29日,首列南通道列车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开始,前往广西钦州港。11月20日,南通道首列国际冷链测试列车出口到越南、印尼、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兰州市商务局局长王力表示,中新(重庆)战略互联示范项目南通道建设是渝、桂、黔、陇四省区市与东盟国家合作建设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快的出海通道。这条新的出海通道连接了中国西北和西南,连接了中西亚和东南亚,为兰州加快发展、扩大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截至目前,共有13列国际货运列车(370组)南通道,总货重约1.05万吨,总货值约1.09亿元。兰州海关现场业务处长王永详在讲解南通道和海关监管通关政策时表示,自该通道列车启动以来,兰州海关监管出口列车8列,集装箱191个,货运量3168吨,货值316万美元。出口货物为石棉、纯碱、洋葱、苹果、铝卷、扁锭等房地产农副产品和省外化工产品;广西钦州港和萍乡港是主要出口岸;主要目的地是泰国、缅甸、越南、阿拉伯、西亚等国家。
为促进货运列车的正常运行,规范货运列车物流补贴资金的管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和指导作用,支持企业发展国内外市场。根据甘肃省中新南通道货运列车的测试情况,甘肃省商务部制定了《甘肃省南通道货运列车物流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并广泛征求意见。王力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兰州已从内陆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中欧列车、中亚列车、南亚列车已实现正常运行,中新南通道建设步伐加快,发展渠道经济已成为城市加强对外开放的首要任务。王力表示,下一步,兰州将发挥作为中欧国际货运列车枢纽节点和国家贸易物流节点城市的辐射驱动作用,依托甘肃(兰州)国际陆地港口建设铁路物流枢纽,组织西中欧(亚)、南亚等国际列车和南亚铁路海联运国际列车,积极努力将兰州建设成为国际货运列车站和国家铁路一级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