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促会产地证图片(代理报关-报验分下列几种情况?)

发布时间:2021-12-23 20:34:02 阅读次数:92
作者:产地证办理师

贸促会产地证图片(代理报关-报验分下列几种情况?)

  代理报关-报验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报验。
  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港口,列入国家商检部门进出口商检类型表的进口商品报检,由港口外运公司或接收。用货部门凭货运单据和《进口货物报关单》向港口商检机构申请报检,由港口商检机构审核,编号登记,并在《进口货物报关单》上加盖接受报关印章。申请人凭以往向海关申请进口报关,海关凭国家商检机构接受报关印章放行。
  (2)在货物到达目的地,对列入类型表的进口商品进行检验。检验单位应填写《进口商品检验申请表》,然后向当地商业检验机构申请检验。检验应附以下文件或文件:
  (a)对外贸易交易合同(副本);
  (b)国外商业发票;
  (c)包装清单;
  (d)提单;
  (e)进口货物通知书。
  申请检验质量和规格的,还应当提供国外质量证书、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凭样品交易的,应当提供交易样品;申请损坏鉴定的,应当提供《货物损坏报告》或者铁路商业记录等有关文件;申请数量和重量鉴定的,还应当提交发货人提供的重量明细表和理货清单。上述文件是检验、鉴定和判断责任方的依据。
  (3)未列入类型表的进口商品,由收货部门组织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告知当地商检机构。如发现质量、数量等问题,应保持现状,并向当地商检机构申请检验。
  二、检查,出证。
  商业检验机构受理上述检验申请后,应当进行检验并出具证书。并在对外贸易合同约定的索赔期限内完成检验。检验合格的,应当出具《检验通知书》;不合格的,应当出具《检验证书》,用货部门应当向订单公司提出对外索赔。以进口设备为例,步骤如下:
  (1)验收准备:督促用货单位做好验收准备,主要包括成立指挥、运输、验收、安装调试、档案、安全等临时验收小组。,收集和翻译进口设备的各种信息;熟悉数据,制定验收计划;培训验收人员;实施货物堆放场地;有国外厂家技术人员共同验收、安装调试的,也要做好接待准备。
  (2)拆卸检查。拆卸前,首先检查包装标志是否与合同、提单是否一致,然后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损坏、水渍、油污等。如发现问题,在详细记录、拍照、存放损坏物品后,立即向当地商业检验机构申请鉴定,必要时请保险公司人员到场。如未发现问题,可开箱进一步检查设备、部件装载、内包装是否完好;根据包装清单检查数量,检查外观是否有锈蚀。如果发现问题,请按照上述方法处理。
  说明
  1.进口商品规定有索赔期限,因此检验工作必须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内进行。用货部门应当向商检机构申请检验,并考虑商检机构的检验和出证时间。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估计在索赔有效期内无法完成检验和鉴定,用货部门应及时联系订货公司,延长索赔期限或保留索赔权。
  超过索赔期限且未提供延长索赔期限或保留索赔权依据的,商业检验机构有权拒绝接受检验。
  2.一般进口设备在合同中有质量保证条款。在质量保证期内,如发现非操作、维护、维护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可向商检机构申请复验。
  3.进口货物在港口卸货时,发现货物损坏或数量短,港口运输公司或收货,用货部门应向港口检验机构申请检验、鉴定、签证。港口检验、鉴定困难的,港口检验机构应当办理易地检验手续,用货部门应当向当地商业检验机构申请检验、鉴定、签证。未办理易地检验手续的,当地商业检验机构一般不接受检验。
  4.进口商品合同规定,卖方应来中国进行联合检验,或到达后发现问题确实是卖方的责任。如果需要由卖方派人联合检验,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检验场所进行检验。
  5.进口机动车用户在办理行车许可证前应进行验收,并向当地商检机构办理进口机动车登记手续。登记后,发给《进口机动车检验通知书》,向交通监督部门办理行车许可证。
  6.对于重要的进口商品和大型成套设备,收货人应根据对外贸易合同在出口国装运前进行预验、监督或监督。商检机构可以派检验人员参加。

友情链接: